中心活动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心活动

会议回顾: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东方文学与文明互鉴:全球化语境下的当代东方小说研究”开题报告会顺利举办

  2023年4月16日上午9:00至12:0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重大项目“东方文学与文明互鉴:全球化语境下的当代东方小说研究”开题报告会在北京大学民主楼208会议室成功举办。会议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翁家慧主持,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林丰民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青岛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和北方工业大学的多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出席了本次会议。

  在开幕式上,林丰民教授代表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致辞。他首先向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感谢,并介绍项目缘起。他指出,今天的东方文学学科同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既有发展的一面,也存在不如人意的地方。其发展体现于各语种文学的研究,但作为整体的东方文学研究则有所削弱。他希望不同语种、片区文学的研究者能够汇聚起来,继续推动东方文学学科的发展。此外,新世纪以来的东方文学研究尚未得到有效整合,本项目恰恰弥补了这个缺憾,它将呈现给中国读者东方当代小说最新的发展。林丰民教授表达了自己对项目的期待,同时希望项目能够得到各位专家学者的支持。

  

林丰民教授致辞

  

  随后,课题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钟志清研究员对课题进行总体汇报。她从当代东方小说的研究范围、意义与价值、学科发展现状、课题结构框架与基本内容、预期研究目标、课题面临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创新之处与研究进度规划等方面做了详细说明。她指出,当代东方小说本体涵盖面广,成就卓著,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近年来,东方各国的小说家在创作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以中国学者的视角研究东方小说,在全球语境中展现东方小说的独特价值,不仅可以促进对东方各国与各民族社会文化的深入认知,还有助于突破“西方中心论”的局限,并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区域国别研究提供参考。本课题具有一些不同以往的尝试,比如课题组成员由熟练掌握多种东方语言的学者组成,既掌握对象国语言,又了解对象国的历史、社会与文化,多数成员亲自参与文学翻译,能够准确使用第一手资料;同时,这也是一支年轻的团队,主要由八零后和九零后的年轻学者组成,期待能够在研究过程中实现思想的碰撞与升华;此外,本课题没有把研究对象限定于某一具体国家的小说文本,而是分析作品在不同文化语境传播过程中引起的反响,真正做到突破国别研究的局限,关注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课题负责人钟志清研究员做总体汇报

  

  随后,项目子课题负责人翁家慧、史阳(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以及课题组成员代表尤梅(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熊燃(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助理教授)、董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和张忞煜(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助理教授)分别就课题各部分内容做了详细汇报。

  

子课题负责人翁家慧、史阳做汇报

课题组成员代表汇报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教授余玉萍、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侯传文、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王志松、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吴杰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教授邹兰芳、天津师范大学东方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孟昭毅分别对课题进行了评议,提供了详细的意见和建议。首先,余玉萍教授从文明互鉴的角度肯定了课题的创新性,并从“当代文学”概念的界定、东方文学与区域国别研究的结合等角度提出建议。侯传文教授认为,东方当代文学是尤为薄弱的研究领域,当代文学贴近时代和现实,因此课题有很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对全球化语境的强调和对新技术发展的关注体现了课题的前沿性、创新性。他建议课题加强总体研究,关注普遍性主题,突出“文明互鉴”和“全球化”特色。王志松教授认为,课题应该调和研究内容的整体性和丰富性,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展开深入思考,以区别于以往对东方文学史的叙述;对作品翻译情况的研究可以体现出“互鉴”主题,可做进一步强调。

  

专家评议

  

  吴杰伟教授结合自身研究经验指出,目前以东方文学为主体的研究仍以“述”为主,可以考虑从“论”的角度来提高课题创新性;在全面覆盖东方文学的基础上,应聚焦一些重点特征。邹兰芳教授肯定了项目对翻译现象的关注,提出东方文学研究能否遵循西方理论、当代文学的转型以什么为标志以及选篇能否以获奖为标准等问题。孟昭毅教授认为,从文体角度来看,东方小说这一领域大有可为。他分析了课题的当代性、前沿性与创新性,并就小说选篇、东方文化的共性、总体研究的整体性等话题进行具体阐发。

  

专家评议

  

  之后,钟志清研究员代表课题组对专家的评议一一做出回应。她首先感谢专家提出的宝贵而中肯的建议,表示课题组今后将对相关问题进行进一步思考与打磨,力争高质量地完成课题。侯传文教授代表专家组进行总结。他指出,此次开题会十分成功,本课题学术意义重大、课题设计合理,有许多新思路、新想法,令人耳目一新,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他祝愿课题能够取得优秀成果和重大影响。在答谢环节,钟志清研究员回顾了在过去数十年岁月中,老一辈学者筚路蓝缕,为推动中国的东方文学研究事业殚精竭虑,皓首穷经,鞠躬尽瘁,直至蜡炬成灰。她表示,课题组倍感任重道远,定将不辱使命,为共同的理想与情怀不懈努力,使中国的东方文学研究事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与会人员合影

  

  (文:郑友洋 / 图:翁家慧、肖逸荷、郝铠锋、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