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心简介

中心简介

一、历史与现状

 

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于2000年3月。2000年年初,北京大学为配合院系调整,根据国家教育部下发的文件精神,决定在原北京大学东方学系暨东方文化研究所及其后成立的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的基础上,重新调整研究力量,组建一个实体性的,专门从事东方文学研究的机构,即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中心成立后,即向教育部备案,并申报重点研究基地。2000年6月,中心通过专家们的通讯评议。10月通过专家的实地评审。2000年12月,国家教育部正式发文,批准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为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东方文学研究中心现设四个研究室:古代文学与文献、现代文学、文艺理论、文化与综合研究,并设有一个图书资料室和一个行政办公室。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中心在人事上实行全员聘任制度和全员动态管理,现职的所有研究人员均在中心承担有各类正式立项的研究课题,按照“带(给)课题和经费进基地、完成课题后出基地”的要求进行聘任,并与中心签订有相应的聘任合同。

中心直属学校管理,同时在工作上接受教育部社政司的指导。中心主任由北京大学校长聘任。中心主任负责聘任副主任、研究人员以及有关的行政工作人员。

中心聘请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担任名誉主任。

中心办公地址:北京大学外文楼。

电话:010-62765006

传真:010-62758829

电子邮件地址: oriental@pku.edu.cn

电子网页地址: http://www.eastlit.pku.edu.cn/

 

二、中心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和特色

 

方向之一:东方古代语言、文献与文学的研究

 

 

包括两个部分:印度古代语言、文献与文学和西亚上古时代的文献与文学。

就学术水平和成果在国际上的影响而言,北京大学的印度古代语言、文献与文学的研究,在全国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内都可以说是最突出的。这一学科长期以来由季羡林教授以及不久前去世的金克木教授为学术带头人,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在国内外的影响几乎不用再作介绍。需要说明的只是,由于印度文化与中国文化有两千年以上密切交往,相互影响的历史,对印度古代文献和文学的研究,在相当多的方面还可以支持和推动对中国以及东方其它地区的文学、宗教、语言、历史、考古、科技史等学科的研究。

西亚上古时代文献与文学则包括:两河流域(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亚述)上古时期的文献与文学、叙利亚及巴勒斯坦地区、小亚细亚(赫梯)、伊朗(埃兰)等地区的上古文学。这些地区的上古文学文献都用楔形文字书写(但语言不同),有时又被称为“楔形文字文学”(Cuneiform Literature)。150多年来,随着上述地区考古发掘的进行,写在泥板上的文学作品相继出土,其内容涉及各种语言、各种题材、各个时代。在翻译和整理这些文献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和认识到,楔形文字文学对后来许多民族的文学,尤其是犹太文学、希腊罗马的文学和阿拉伯的文学都产生过深远影响。它是东方文学甚至现在所谓的西方文学最为古老的源头之一。有关的研究因此在国际上被认为是东方学和东方文学研究的前沿题目。

在印度古代文献与文学研究方面,中心有以季羡林教授为首,老中青结合的一支研究队伍,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某些方面已经处于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在研究西亚上古文学方面,过去几年内中心从国内外高校引进了较年轻的人才。他们中有的用外文在欧洲出版或发表过专著和论文,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方向之二:东方文学史研究

 

 

有关东方文学史的研究,在原北京大学东方学系一直有较好的基础。六十年代初金克木教授即出版有《梵语文学史》。季羡林教授近年来主持完成的《东方文学史》一书,曾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此外,原东方学系其他教员还出版了《印度印地语文学史》、《波斯文学史》、《缅甸文学史》、《朝鲜文学史》等多种东方国别文学史,填补了国内该研究领域的空白。在此基础上,系统深入地开展对东方文学史的研究,以新的视角、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根据国别和根据文体分别编写出分类的东方文学史,将成为本方向最为重要的任务。

本方向既重视对东方文学发展脉络的历史考察,又注意突出对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的分析,还注重对东方文学思潮、流派和文学现象的研究。注重对东方文学作总体的把握。

 

 

方向之三:东方文学专题研究

 

 

本研究方向所涵盖的范围主要包括:一、东方文学名家名作的研究。一方面,以新的角度和新的方法对东方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如泰戈尔、川端康成、马哈福兹和大江健三郎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以文学发生学、接受美学理论、精神分析法等理论和方法对东方具有代表性和产生世界影响的作品如印度史诗《罗摩衍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日本的《源氏物语》等进行系统的探析,从中发掘东方的文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这方面,中心的研究人员已发表了不少学术论文,还出版了多种专著,今后将继续扩大研究范围。二、东方现当代文学流派与文学现象的研究。如对东方文学在特定的条件下所形成的各种流派如阿拉伯旅美派、阿波罗社、迪旺诗社;日本战后派、新思潮派、新感觉派、唯美派;印度的新小说派和边区小说派等。三、东西方文学关系的研究。一方面,从平行研究的角度研究东方各国文学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另一方面,从影响研究的角度研究东、西方文学的关系,既包括东方文学对西方文学的影响,也涵盖西方文学对东方文学的影响,同时还要研究东方文学内部的文学关系,特别是中国文学在汉文化圈的影响、阿拉伯文学在伊斯兰文化圈的影响和佛教文学在亚洲的传播。

在新的世纪,第三世界不仅面临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而且将更多地感受到文化全球化的威胁。在这种背景下,通过研究东方文学来整理东方文化遗产,发掘东方的优良传统,对于抗拒全球化所带来的西方文化霸权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理论意义。另一方面,全面地考察东西方文学关系,特别是研究东方内部的文学关系和东方文学对西方文化的影响,也将大大拓宽比较文学研究的领域,为创立东方学和东方文学研究方面的中国学派做出贡献。

 

三、中心建设目标

 

中心目前的目标,是建成国内一流的东方文学研究基地和信息资料中心,并争取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中心将努力发挥现有的优势,注重和鼓励原创性的研究,填补目前国内东方文学研究的空白。

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心将进一步落实和贯彻教育部有关文件的精神,加强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在出成果的同时,努力建设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术队伍。

中心实行以科研推动教学,以科研带动人才的培养的方针。中心鼓励和支持研究人员中正在指导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的教师,将学位论文的选题与科研课题相结合。中心同时接待博士后人员和国内外访问学者在中心从事研究。

中心还将努力开展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以及学术合作,掌握本学科国内外的学术动态和发展方向,力争使中心的研究工作处于国内以至于国际学术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