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活动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心活动

“东西相遇与近代中医”学术工作坊在北京大学成功举办

4月10日,由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学系联合主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宋元以来中医知识的演变与‘现代中医’的形成研究”课题组(主持人余新忠)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与南亚的文学与文化交流研究”课题组(主持人陈明)协办的“东西相遇与近代中医”学术工作坊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新楼301会议室举行,来自京城内外多所高校的近50位师生参与了此次会议。

会议伊始,陈明教授(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介绍了组织工作坊的旨趣,韩启德教授(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张藜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张大庆教授(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分别发表了简要讲话,充分肯定了举办此次工作坊的意义。

                                                                                          韩启德院士讲话

 

第一场报告由陈明教授主持。吴一立教授(美国密歇根大学Lieberthal-Rogel中国研究中心)以《 ‘司法源性病证’在中医伤科发展史的影响: 以薛己 (1487-1559) <正体类要> 的杖疮治疗为例案》为题,颇有新意的提出“司法源性病证”这一概念,借此分析了薛己在太医院的大廷杖案件。张树剑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以《近代东西方医学观念冲突下经脉理论的解构与重建》为题,梳理了从十七世纪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后在中西医相遇的不同历史阶段,中医学者如何认识经脉,他认为现有的经脉理论实际上是一种古典知识经过解构与重建后的新知识。陈思言博士生(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报告的主题是《近代针灸科学化的再检讨(1930-1957)——以承淡安为例》,分三个阶段讨论了承淡安的针灸科学化进程,认为这一过程并非是线性进步的,而是多向的、反复的、时序模糊的历史过程。张大庆教授对报告进行了点评,肯定了“司法源性病证”这一概念的意义,提示学者们可以从中西人体运行体系的角度思考中西医学。

第二场报告由吴一立教授主持。秦玲子(Reiko Shinno)教授(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欧克莱尔分校历史系)的报告《元代中国的医学文化》依托于其新著The Politics of Chinese Medicine under Mongol Rule, 认为元代有别于宋、金两代的权力结构,因而产生了独具特色的医学文化。牛亚华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的论文《西方解剖学与近代中医脏腑学说》讨论了中医医家从古代到1950年代的对脏腑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的认识。陈明教授的报告《明清东亚笔谈与前近代中医》以明清东亚笔谈这一类文献为中心,选取其中涉及中医知识的讨论,展现了前近代中医在东亚地区从高处逐渐滑落的情形。余新忠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进行了评议,并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如元代在宋至明代的医学发展中有重要地位,而元代之前的南宋的医学地位为何在医学发展脉络中被边缘化?中医在前近代晚期不仅遭遇了西医的质疑,而是在东亚地区都受到批评,这一图景该如何呈现?

                                                   工作坊场景(部分)

 

第三场报告由梁嵘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主持。余新忠教授的报告《以新守旧,以中化西:清末民初天津名医丁国瑞的中西医汇通之道与生存策略》从文化保守主义的角度讨论了名医丁国瑞既固守旧医又利用新知优化医术的生存策略。陈琦副教授(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的论文《“新中医”概念的兴起与反思》讨论了近代中西医论争背景下“新中医”概念的生成和各界的争议。李彦昌博士(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的报告《起源、视域与影响:近代“废医存药”思想的再考察》梳理传教士、俞樾、余云岫对于“废医存药”的具体看法,及这一思想与“中药科学化”的关联。陈昊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和牛亚华教授分别进行了评议,提示可以从概念史的角度对“新中医”的指涉进行讨论,亦可以从欧洲历史上医和药的分化反观中国的医、药分化等问题。

第四场报告由汪前进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主持。颜宜葳副研究员(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报告《文艺复兴时期的一次中药西用》讨论了菝葜类药材在欧洲医生手中经历了从特效药到万灵药的定位转换及背后的原因。谷晓阳博士(首都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的报告《验方还是谬误:中西医之生胰子疗法》围绕20世纪初中医对胰的重塑、中西“生胰疗法”的不同命运、对滋膵饮的重新认识三个问题展开中西医相遇背景下,医家对生胰子疗法的讨论。王传超讲师(北京科技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的报告《传统金石类药物在近代中国的应用与转型》具体讨论了晚清近代石膏的药物来源、使用方法和药效解释的变化,力图审视内外因、文本知识的变化与日用技术惯性之间的矛盾冲突。吴一立教授的评议提示在做个案研究时,要关照到将个案放在怎样的“大的历史图景”中讨论。

与会代表合影

 

四场报告结束,张大庆教授组织了圆桌讨论,提出了如何判断“疗效”这一颇具启发性的问题,吴一立、秦玲子、余新忠、牛亚华、张树剑、陈明等教授对此问题各抒己见,最后张大庆教授进行了简要总结,会议圆满结束。大家期待更多类似的紧凑有效的小型学术工作坊,对医学史的诸多问题进行系列的讨论,以促进北京大学科学史学科的深入发展。

 

撰稿:陈思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