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活动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心活动

第六届北京大学南亚学系研究生学术论坛顺利举行

   春和景明之际,2019年4月6日上午9点,第六届北京大学南亚学系研究生学术论坛在外国语学院新楼501会议室开幕。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学系主任陈明教授老师主持开幕式,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宁琦教授出席并致辞。宁院长对参加论坛的全体同学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她回顾了北京大学南亚学科的百年历程,勉励同学们继承前辈学者的优良学术传统,认清目前学科发展的趋势,以“居危思危”之心,继续脚踏实地、勤奋努力,将研究生学术论坛办成学科建设中的亮点,去开创学科发展的新格局。

宁琦院长致辞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南亚学科的青年教师周利群博士、李灿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赵悠博士;北京大学南亚学系副主任萨尔吉副教授、郭童副教授;系党支部书记王旭副教授、助理教授范晶晶博士;以及本系的硕博生研究生、本科生和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哲学系、艺术学院、考古文博学院的同学们,近60名师生出席了本次论坛。

 

论坛师生合影 

   此次论坛共收到来自南亚学系、北大哲学系、艺术学院等不同专业方向的13位学生提交的论文,其中有12位同学在现场报告了自己的最心研究心得。报告大体分为四组,每两组报告结束后,按惯例由评委老师们分别对每一篇论文进行详细点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第一、二组有五位同学宣读了论文,其中前三篇侧重于多语种文本的讨论。旦知才旦同学的论文为《关于人称代词yuṣmad asmad 曲折变化的阐释——以<妙音声明论>与<波你尼经>中相应条目的比较》;查克利同学的论文为《巴利文<本生经>与汉文本生若干偈颂对比》;乐恒同学的论文为《犍陀罗譬喻故事结构、范式以及书写人特点小析——<犍陀罗的譬喻故事集:英国图书馆所藏佉卢文残片1-321,及其增补的残片A-C>读后记》。后两篇侧重印度佛教文献《宝性论》的研究。姜明佳同学的论文为《<宝性论>gotra 的含义及其与如来藏思想的关系》。张与驰同学的论文为《<宝性论>中的非如理作意》。
   第三、四组有七位同学宣读了论文。其中前四篇论文侧重于印度古代经典与图像的探析。郑可心同学的论文为《微妙比丘尼故事平行文本的比较研究》;袁勇同学的论文为《关于早期汉译佛典的思考:译经者与佛典的原本语言》;马梦莹同学的论文为《唐密及日本密宗中的马头明王图像志研究》;池明宙同学的论文为《天宫中的“胎室”:印度教神庙空间序列之解读》。后三篇论文侧重于探讨印度当代政治文化及其前近代印度文化的流传。乐石滢同学的论文为《马哈拉施特拉邦历史教科书对中世纪印度史的呈现——以该邦0817版七年级历史教科书为例》;李玲莉同学的论文为《莱拉的麦吉侬——从沙漠纯情诗到仿写经典》;周佳同学的论文为《想象中的葡萄园——基歇尔<中国图说>中印度形象来源》。
   经过评委老师们的评选,在本次论坛中,来自泰国的博士生查克利同学获得博士组的一等奖;周佳和来自哲学系的张与驰同学获得二等奖。郑可心同学获得硕士组的一等奖,乐石滢、袁勇同学获得硕士组二等奖。

获奖同学们与老师合影

 

   本次论坛中,参与同学提交的论文选题多样,涉及的地域也较为广阔,论文中应用了多种研究方法,采用了多语种的文献,充分体现了北京大学南亚研究的特点。南亚学系将继续通过组织专题沙龙、出版优秀论文集等方式,进一步促使同学们拓宽学术领域,提升学术研究的能力。

撰稿: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