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活动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心活动

“2001年北京大学东方学国际研讨会”综述

 

为了推动中国东方学研究在新世纪的发展,促进中外东方学界的交流和不同文化间的对话和互补。2001516-18日,由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东方文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2001年北京大学东方学国际研讨会”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东方文学与文化——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展望”,并设有10个子议题。1)东方学的回顾与展望;2)东方文学、艺术与宗教;3)古代东方文学;4)东方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5)汉文学和文化在亚洲地区的传播;6)印度文学和文化在亚洲地区的传播;7)伊斯兰文学和文化在亚洲地区的传播;8)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交流与影响;9)东方文化与现代化;10)东方文学理论批评。180多名专家和学者出席了这次研讨会,其中来自国外的有22位,分别来自美国、以色列、埃及、印度、伊朗、日本、韩国、蒙古和泰国等9个国家。学者们的学术领域涵盖日本学、朝鲜学、蒙古学、印度学、东南亚研究、阿拉伯学、伊朗学、希伯莱学、埃及学、亚述学和赫梯学等。

在开幕式上,大会名誉主席季羡林教授即席发表了讲话。他说,目前,世界上的主宰依然是西方国家,西方对东方的了解很少,仍然存在着“欧洲中心主义”的心态。因此,东方学研究者不仅要实施“拿来主义”,还要施行“送去主义”,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东方。季先生还语重心长地告诫年轻学者,要尽可能熟练地掌握英语,了解东方,相互学习,这样才能让世界更全面、真实地了解东方和中国。季先生的讲话在与会年轻学者们的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大会举行了两次学术报告会。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院长王邦维教授、韩国学者金宇照教授(Kim Woojo)、美国学者古鲁葛(A.W.P.Guruge)教授、印度学者甘古丽(Reena Ganguly)教授、北大严绍璗教授、北大梁立基教授、埃及学者穆哈辛·侯赛因先生(Husayn)、北大姜景奎副教授等分别在报告会上发言。

王邦维教授的主题演讲是“东方文学研究在北大:回顾与展望”,他总结了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东方文学研究在北大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变化历程,并指出,在季羡林、金克木两位学术大师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下,北大的东方文学研究不仅在国内和国际上确立了学术地位,而且导致一种学术传统的逐渐成型。其主要内涵就是:有雄厚的语言学基础、博洽精深的学识、中外皆修的“彻底性”学风、有深邃的“国际性”学术眼光、博大的学术心襟。而如何将这一学术传统继承并发扬光大,则是北大的东方学研究能否更上一层楼的关键。他还进一步归纳出北大的东方文学研究“三结合”的特点。即:文学作品的翻译实践与作家作品的研究相结合、东方国别文学的研究与东方文学整体研究相结合、文学史的撰写与文学作品的选编相结合。展望将来,他提出要把东方文学的研究与东方文化的研究,与东方社会历史的和现实思潮以及多种问题的研究结合起来,在保持学术品位和水平的同时,更好地体现研究的原创性、前沿性和现实感。

金宇照教授(Kim Woojo)作了“印度学研究在韩国”的报告。她首先概述了韩国的印度学研究简史,介绍了目前韩国设立了印度学课程与学位的大学、相关的学术机构、研究中心以及学术协会。然后重点介绍了韩国对印度哲学、语言、文学、人类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她最后指出,“发展双边经济合作”等四种因素会促进印度学研究在韩国的深化。

古鲁葛(A.W.P.Guruge)教授的演讲题目是“从《四十二章经》到人间佛教:印度文献对中国文明之影响”。《四十二章经》通常被认为是印度文献传入中国最早的一个实例,其结构和内容就是一部韵散相间的文选形式,来自于印度佛教文献常见的形式。最初至中国传法的僧人就是以这种简明的警句形式,来适应当时的需要。建立在有限文本资源基础上的中国佛教宗派,其发展情况也需要进一步讨论,佛经翻译者们的作用也有待琢磨。他认为,近代中国的“人间佛教”的文献背景,来自广泛的印度佛教文献,既有巴利文三藏,也有大乘经典。这说明印度文献对中国佛教乃至中华文明都有深远的影响。

甘古丽(Reena Ganguly)教授作了“中印现代文学发展的比较研究”的演说。随着中印摆脱西方的殖民统治,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印现代文学进入发展时期。两国现代文学对受到西方的极大影响,比如文学中的价值观、文学作品的结构形式等等。两国现代文学特别是小说,有着许多相似点。比如,封建家庭的压迫、个体的社会痛苦、女性的解放等共同的主题。两国文学中所反映的民族主义、政治斗争、社会变革等等。虽然双方有许多相似点,但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双方之间存在相互的影响。其平行发展乃是源于两个国家有着相同的历史经验。

北大严绍璗教授发表了题为“‘文化语境’与‘变异体’以及文学的发生学——关于文学文本的文化解读、日本古代文学发生学的构想”的演说。他在对日本古代文学文本进行文化解读的基础上,运用文学的发生学理论,讨论这些文本形成时的“文化语境”,以及诸文本所产生的“变异体”,从而对日本古代文学的多重源头,作了深入的阐释。

梁立基教授就“面临‘全球化’挑战的东方文学”进行了解说。他首先分析了世界四大文化体系在历史上的兴衰与互动,并指出二战之后,民族独立运动给东方文学带来的发展机遇。他认为,让东方文学走向世界,为世界文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历史新课题。他以曾经受过世界四大文化直接影响的东南亚文学为例,探讨了东方文学今后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将“拿来主义”与“送去主义”相结合的途径与方式。

穆哈辛·侯赛因先生(Husayn)的演讲是“语言是文化交流的工具”。他认为语言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比较方法”,他对比了汉语和阿拉伯语的历史变化,以及二者吸收外来词、新构词法、语义变化、语言规范化的基本标准、主要句型等方面的异同。他指出,这一比较研究不仅对中国、阿拉伯的学生学习对方的语言有所帮助,而且对双方的文化交流也起到促进作用。

姜景奎副教授的题目是“印度教民族主义及其影响”。他分析了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土壤,并指出自1980年印度人民党成立之后,随着印度教民族主义阵线的形成,印度教民族意识、国家意识与文化意识,变得更为强烈和“霸道”。这一意识在宗教上,表现为轻视其它教派,并企图凌驾其它宗教之上;在外交上,表现为在南亚地区的大国沙文主义倾向;在军事上,表现为大力扩军备战与强行跨进“核门槛”。他认为,这种极端化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既危害地区与世界和平,对无益于印度自身的经济发展。

由于与会代表众多,大会安排了四个小组,各自举行了四次专题讨论会。各小组分别为“文学·艺术·宗教”,“文化(印度文化·中国文化·其他东方国家文化)”、“文化交流(东西方文化·伊斯兰文化·古代东方文明)”、“综合(语言·翻译·民族·其他)”。

第一小组发表的论文主要有:“Chinese Tales and the Tale of Genj”(ToyokoYoshida)、“‘儒童’与‘儒童菩萨’”(白化文)、“从神话看印度文学的人性与神性”(边国恩)、“呈·达木丁苏伦与蒙古比较文学”(陈岗龙)、“印地语当代作家阿格叶耶短篇小说创作研究”(郭童)、“清代中日书籍贸易的研究”(胡孝德)、“论佛教与缅甸现代化进程”(姜永仁)、“佛教文学的源与流”(李谋)、“《雪国》与川端式的美”(李强)、“萨满教与英雄史诗的产生”(仁钦道尔吉)、“漱石文学观与日本古典美学”(谭艳红)、“印度的苏非派”(唐孟生)、“介南德尔和心理分析小说”(魏丽明)、“社会文化批评、自我追求以及利己主义”(于荣胜)、“耆那教或然论研究”(张保胜)等。

第二小组发表的论文主要有:“Chinese Journalistic Literature and its Influence on Chinese Studies in India”(Debdas)、“The Vaistinavite Movement and its Impact on North-East India”(K.C.Deka)、“Wall Paintings in Temples in Korea”(Tokhi Kang)、“20世纪印度的中国学”(邓兵)、“中泰文化交流的特点及其前景”(傅增有)、“传统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心理”(戈富平)、“古代印度教和佛教的施舍观念及其异同”(葛维钧)、“从中国戏剧形态的演化看中印两国间的文化交流”(王燕)、“印度佛教的付法藏故事及其在中国的流传和影响”(王邦维)、“印度文化在亚洲的传播”(张德福)、“龙门石窟新发现的阿育王造像及其文化意义的探讨”(张乃翥等)、“印度巴利文影响下的傣文与佛经文学”(吴永年)等。

第三小组发表的论文主要有:“近现代东方与西方文学”(陈融)、“东西方文化的异同与对西方文化的吸取”(陈峰君)、“A Mono-phonetic Lexical List”(拱玉书)、“阿拉伯现代文学作为民族主义思潮的有效载体”(林丰民)、“20世纪伊斯兰世界文化思潮浅议”(刘曙雄)、“历史、文化因素与泰国威权政治的产生”(任一雄)、“印度古代美意识的矛盾性”(卢铁澎)、“中波古典情诗中的喻托”(穆宏燕)、“中国文物与日本茶道”(滕军)、“《史集·中国史》——中国与波斯古代文化交流的重要文献”(王一丹)等。

第四小组发表的论文主要有:“文化克隆”(Faroog Guwaida)、“‘Po’:A Word Used for Maming the Thai State Leader”(Pornpen Hantrakool)、“波你尼语法体系引起的启示”(段晴)、“《宋高僧传》中与佛经翻译有关的几段资料”(高鸿)、“东方古代文学中的民族意识”(黎跃进)、“印度尼西亚饮食文化的传承与惯制”(梁敏和)、“元禄町人的主情主义伦理”(刘金才)、“《一千零一日》的影响与接受”(孟昭毅)、“泰戈尔在印度小说史上的地位”(唐仁虎)、“《韦旭升文集》和‘立足中国’问题”(韦旭升)、“东方神话——东方文化源头论”(魏善浩)、“印尼华人马来语文学诞生的历史机遇和条件”(张玉安)、“东方文化的魅力和东亚文化的精髓”(赵杰)、“悉昙学叙论”(周广荣)等。

与会学者们的论文涉及东方的文学、艺术、文化交流、民族、宗教、语言、翻译、古代文献考释、民俗等多方面的学术问题。分组会上,学者们各抒己见,互相切磋,互相交流,并对感兴趣的重点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争论和深入的探讨。在会议进行期间,17日下午,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和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举办了“庆祝季羡林教授90华诞暨从事东方学研究66周年大会”。

此次大会是北大东方文学研究中心200012月被评为国家文科重点研究基地以来,召开的首次国际学术研讨会。通过这次研讨会,我国的学者进一步加深各国学者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对进一步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以及对我国乃至世界东方学的发展也将有比较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