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活动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心活动

“禅文化与和谐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简讯

2007821日,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中国禅学丛书编委会共同主办的“禅文化与和谐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此次禅文化研究会议的目的,一方面是促进禅文化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也是庆祝在禅文化领域有很深造诣的一代学术宗师季羡林先生今年九十六岁华诞。

来自中国大陆、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6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其中有日本东京大学丘山新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杨曾文教授、魏道儒教授,北京大学白化文教授、李明滨教授、王邦维教授、喻天舒副教授(会议召集人),中国人民大学张风雷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徐文明教授,香港浸会大学吴有能教授等。季羡林先生虽未莅会,但通过组织者先期拍摄的一段视频录相,同与会者就本次研讨会的主题进行了一番交流。德国哥廷根大学校长冯费古拉先生专门给本次研讨会发来贺信,前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也向研讨会发来书面贺辞。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常务秘书长学诚法师出席了开幕式并发表主题讲话,简明扼要地阐发了禅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本次会议分为“禅文化的内涵”、“禅与中国艺术精神”、“禅与诗”、“禅与绘画”、“禅与建筑”、“禅宗公案与人生智慧”、“禅与东西方文化交流”、“季羡林关于禅与文化关系的思想”和“禅与人类文化的发展前景”九个专题,以大会报告的形式,就围绕如何发挥中国传统、深邃的禅文化的力量推动现代社会构建和谐世界,展开广泛、深入的探讨与交流。会议所宣读的主要论文如下:

王向峰(辽宁大学文学院):儒道佛的语言观。丘山新(日本东京大学):从印度式冥想到中国禅。刘士林(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诗与禅的似与异。吴言生(陕西师范大学佛教所):茶道禅道的文化内涵。吴有能(香港浸会大学):中国书道艺术的内在主体性进路——以禅宗精神为中心。杨铸(北京大学中文系):东传日本之宋元僧人诗集举隅。滕军(北京大学日语系):论日本茶道的思想内涵。高桥忠彦(日本东京学艺大学):关于日本五山禅林的茶诗。魏道儒(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所):祖师崇拜中的菩提达摩。王先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自性见佛陀与作家的主体性。张海明(北京师范大学):韩愈与佛教之关系。李衍柱(山东师范大学):胡适,中国禅学的拓荒者与建设者。温海明(北京大学博士后):《坛经》的心和观。孙劲松(武汉大学教科院):永明延寿的真心妄心说。杨曾文(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碧岩录》及其影响。张风雷(中国人民大学佛教所):天台智者大师的止观学说。杜寒风(中国传媒大学):禅僧大慧宗杲的菩提心及忠义心思想。徐文明(北京师范大学):无诤三昧与和谐。邢东风(日本爱媛大学):马祖的经历、遗迹、禅学、时代及语录。中村孝子(日本东京学艺大学):黄庭坚茶诗的禅趣。李明滨(北京大学东俄语系):俄罗斯的禅文化研究。许红霞(北京大学中文系):北涧居简著作的编纂流传及与日本禅僧的关系。王瑾瑾(北京联合大学):论禅与中国文化呈现的思维方式。李虎群(清华大学博士后):太虚论禅宗与世界。喻天舒(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自佛是真佛与儒教的性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