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成果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心成果

印度近现代文学史

主持人:唐孟生、薛克翘


印度是一个文化大国,其文化具有多元性特征。其文学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异常丰富。从13世纪起,印度古代梵语文学即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各地方言文学兴起并日益发展繁荣,至19世纪,伴随着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开展和独立运动的高涨,印度文学的面貌也焕然一新。
首先,研究19世纪以来印度文学的各种现象,写出一部印度近现代文学史,对于了解印度文学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具有理论意义。
其次,由于印度语言众多,印度乃至世界至今只有不同语种的印度文学史,而无一部对各种语言文学进行综合考察的完整印度近现代文学史,本课题试图联合印度学者做好这一具有创新意义的工作。
第三,由于语言众多,印度文学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如果能够做好这一工作,将使学习者对印度近现代文学有一个总体的认识,这对我国的印度文学的教学和科研大有补益。
第四,由于印度文学是印度文化的一部分,又是印度社会的一面镜子,因此,通过这项研究,还将对印度近现代社会文化的了解和研究有所帮助。

 

我国有研究印度文学的悠久传统和丰富经验。目前,我国研究印度文学的队伍不算太小,研究成果也不落后。季羡林先生曾集合我国老中青学者主持撰写出《印度古代文学史》,首次将印度古代各语种文学纳入综合考察的轨道。刘安武先生曾写出中国第一部《印度印地语文学史》,代表着我国这方面研究的实力和水平。刘安武先生选译的《印度现代文学研究》和黄宝生先生等翻译的《印度现代文学》,对于了解和研究印度现代各语种文学极有帮助。近年来,我国中青年学者也脱颖而出:姜景奎写出《印地语戏剧文学》,石海峻写出《20世纪印度文学史》,还有其他学者的一大批论文。我们的工作将在此基础上进行,撰写出一部全面系统的较大型著作。
印度学者的研究成果无疑是最多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最有权威的。如,拉•修格尔的大型专著《印地语文学史》成书于50年代,至今被印度学界奉为圭臬;著名评论家纳姆瓦尔•辛赫的《论影象主义》、《现代文学的若干倾向》等作于50年代,至今一版再版;印度文学院于70至90年代陆续出版了20种各种语言的文学史,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印度改革开放以后,也陆续有学者对全球化与文学、印度后现代主义文学等问题进行研究。但印度至今尚无一部综合各语种文学的文学史,不是他们水平和能力不够,而是他们习惯于单兵作战,没有形成群体优势。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前苏联和东方的日本对印度近现代文学也有相当密切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但都缺乏系统和整体的规划,因此也没有写出一部完整的印度近现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