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研究动态

新时期东方文学教学的思考和实践


 
 “东方文学”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和外国语学院原东语系本科生的限选课,全校各院系学生可自由选择的一门素质教育通选课和北大文科院系的大类平台课,同时还是北大面向全国学生开放的暑期课程。作为北大外国语学院国家非通用语种本科生人才培养基地的课程,2006年曾以网络课程的形式向其它国家非通用语种本科生人才培养基地开放。这门课程是北大外国语学院原东语系的传统课程,1958年开始为北大原东语系和中文系的本科生开设,1978年原东语系专门设立了一个东方文学教研室,季羡林先生任第一届教研室主任。这门课在北大已有五十余年的历史,近年借助北大教学网的平台,课程尝试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环境下开展教学,作为这门课的主讲教师,其间甘苦愿意和大家交流,其间收获和设想,也想向大家作个汇报。
 
课程教学大纲的设计
 由于选修本课程的学生并不都是文学专业的学生,他们没有相关文学学科的知识作基础,没有单一的文学专业意识,学生选课的动机和目的不尽相同,有一部分学生在选课后才知道这门课的教学内容。即使是文学专业的学生,也并非真正了解东方文学,甚至有些选课的中文系同学课前对东方文学也不甚了解。所以,上好这门课,就要充分考虑到选课学生普遍的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想办法吸引学生,培养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对课程多用心。这虽是课程的额外任务,但教师必须正视这一现实,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调动学生阅读作品的兴趣和探究与东方文学学科相关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根据笔者的体会,第一次课时,即绪论部分应该全面地介绍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等,课程初始阶段,老师要求选课学生浏览教师提供的相关教材,之后填写一份课程调查表,其中包括填写一份“我心目中的东方文学经典”的书目。同学们把自己填写的书目提交教学网,之后,老师针对学生的书目,提出自己对东方文学的认知和东方文学经典的遴选标准,正如“导游”给“游客”一份旅游路线,确定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本学期的“文学”游览路线。课程调查表填写的目的在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老师也可以了解选课学生的选课目的和对东方文学的了解程度,为一学期的讲授内容做好计划,以求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能针对学生对课程的要求和兴趣,安排好教学内容,并采取灵活多变的授课方式。
 
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
 教学理念是每位教师教学设计的指导。传统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本课程改变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传统学习方法,重新审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为课程的主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身份是多重的: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教学环境的调控者、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学习策略的引导者和共同学习的参与者。
 每次课前教师在教学网的论坛上张贴必读书目和相关的参考资料和研究材料,同时鼓励同学们设计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老师也可以布置一些可以引发学生兴趣和讨论的思考题。有限的课时重点不在讲授文学史知识,讲课内容一般不重复教材,而是通过重点分析作品、鼓励同学们提出问题并解决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来带动和组织教学。如2008年春季学期和2009年秋季学期,本课程进行期间,诺贝尔文学奖2006年度得主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和1994年度得主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分别到北大演讲。课程组织同学们提前阅读和讨论他们的作品。在认真投入阅读作品的基础上,同学们踊跃报名参加演讲的筹备工作,并认真倾听演讲,在演讲结束后积极提问,他们的问题得到了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赞赏。演讲之前,一些同学撰写的课程论文被收入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编辑出版的《东方文学研究通讯——2006年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专题研究》和《东方文学研究通讯——199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专题研究》中,并作为演讲时的资料分发给听众。本课程学生撰写的论文有多篇收入2009年十月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帕慕克在十字路口》和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定期连续出版的《东方文学研究集刊》中,并为东方文学学界所认可。
 本课程采用“接受-思考-参与”的讨论式的教学模式。课程教师不仅是授课的主体,同时更是课程的组织者,一个教学活动的召集者和协调者。上课前,布置学生阅读作品,课堂中,教师并不只是满足于“填鸭”式地讲授知识,而是注重和学生交流看法,并鼓励学生发表意见,积极参与,改变传统文学课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从被动的文学知识接受者变成主动的文学作品的欣赏者,从而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欣赏能力和独立阅读能力,并探测、挖掘和发展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励他们的创新精神。
 
“学习型课堂”的建设思路
 美国学者瓦特金斯与马席克提出学习型课堂的特点是:持续不断的学习(continuous)、亲密合作的关系(collaborative)、彼此联系的网络(connected)、集体共享的观念(collective)、创新发展的精神(creative)、系统存取的方法(captures and codified)、建立能力的目的(capacity building)等。[ Asia EC http://hr.asiaec.com/zsk/zuzhi/11016086/20031209/17463.html亚商人力资源网(知识库),学习型组织新概念。
]这一学习理念为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十分具体的思路和建设途径,而北大教学网提供的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的资源为这一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平台。
 笔者认为,根据建设学习型课堂的理念,教师的讲授时间应减少,要鼓励和调动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积极性,开展研究型学习、探究型学习和协作型学习。教师讲课时,要言不繁地介绍一些学界的不同看法。至于什么更为正确,由学生自己去思考。信息时代学生都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和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文字知识变为图像知识,将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知识。本课程鼓励学生自己去查资料,去研究,并请学生把查找到的相关资料挂在网上,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笔者认为,教学最重要的目的应该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而不应该把学生培养成背书本的“书虫”或“背书的鹦鹉”。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由于缺少师生交流,难以把握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和学习中的问题,学生难免会产生厌学的情绪。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二者之间应该有提问,有讨论,有交流,老师不应该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文学课程的教学,不应该把文学史的知识绝对化,应该讲得更科学些。课程教学中应该着重介绍学界不同的观点,提出教师自己的见解,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一学期大约16次课中,安排多次师生互动性的教学交流活动。课前同学们之间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每一小组请一位同学作总结发言,课前老师和助教批改学生的发言报告。课堂上各小组总结发言后同学们自由发言,最后老师作总结性发言。
 在这样的师生互动学习中,每个同学的个体选择得到尊重,创新观点得到发表。之后的课堂讨论,可以纠正陈旧的观点乃至错误的思维模式。课程的目标和愿景得到大家的共同理解和支持,并达到学习型课堂教学的开放式目的:团队学习、互动对话、开放自我、共同探讨、补充新知。
 
多元的视角叙述
 课程力争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以多元的视角叙述东方文学。如: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网上上传与东方文学相关的电子课件、教学文献和影视资料供学生下载观看,利用教学网提供的论坛,老师和助教可在网上答疑,选课学生可在网上自由交流。这样一来,一学期的课程并不局限在16次课堂交流的有限时空中。师生在网上课堂不限时空的交流进一步开拓了师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课程的内容,也增加了课程的容量。
 教学的目的是留给学生一个问号,而不是一个句号。讲授知识的目的不是终结知识,而是提供进一步学习知识的路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力争多给学生创造思考的余地。一方面给学生提示应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同时提示他们思考的基本方向与依据,也就是不仅要“言师采药去”,还要指出“只在此山中”,留下“云深不知处”,让学生产生思考的兴趣和求知的热情。
 学习的路径上,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启发式教学,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要引导学生的思维,不要代替学生思维,更不要窒息思维。同时,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积极思维,不要被动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做到“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准备一桶水”。教师对课程内容要有深刻的了解,而且要有丰富的知识,越多越好,越深越好,从而能够看清这门课的前后、左右、上下内容的联系,这样在讲课中就能左右逢源,抓住要害,弄清主次,做到“居高临下”和“深入浅出”,显出教师的真正功力,因为只知“山在虚无缥缈间”,看不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也就看不出高峰所在,也就谈不上指出攀登的途径了。
 由于东方文学课程涉及的国别多,由古及今的作品浩如烟海,内涵丰富多彩,作为东方文学课程的主讲教师不可能通晓所有东方国家的语言和文学,但他或她应该及时了解东方文学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充分利用大量有关东方文学研究的专著论文和各种译本,注意培养自己的中国语言文学的修养,提高文学理论水平,及时了解东方文学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并有选择地介绍给学生。虽然课程主讲教师的知识面受他或她所掌握的语种的制约,但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而且必须超越东方具体的国别文学的视野,从东方文学学科发展史的角度,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探讨东方文学学科研究的目的和宗旨,应该认识到东方文学是若干民族、国家和地区的文学的集合概念,将东方文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必须使整体的概念建立在具体的东方国别文学的基础上,但具体的东方国别文学的研究不能取代东方总体文学研究,作为超越了国别文学的区域性文学的东方总体文学研究,东方文学研究实质上也包括比较文学的研究。在具体的国别文学研究的基础上,它还必须进一步超越,上升到区域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层次。东方文学整体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东方各国文学的内在联系,是有关东方各国文学关系史、交流史的研究;通过东方总体文学的研究,辨析东方各国文学的民族性和地区性的共同特征,以及东方各国文学的独特性特征;站在世界文学的高度,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将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进行宏观的比较,研究东西方文学之间的关系,以求科学、客观地确定东方文学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中的成就、贡献、地位和影响。
 笔者还认为,主讲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并不矛盾,二者的关系可比做“导游和学者的关系”。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推进的。即使是同一门课,对有责任心的教师而言都是新课,而不应是千篇一律的内容。因为教学的对象不同,所教的学科在不断发展,任课教师对东方文学的认知在学生的求知中和自己的科研中也在不断深化。教师一方面要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要密切关注所教学科的发展,随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才能不落后于学科的发展,永葆生命力。
 东方文学学科自建立以来一直与教学保持着密切关系。可以豪不夸张地说,正是东方文学教学的需要催生了东方文学学科的问世,也进一步促进了东方文学学科的发展。在2006年10月北大召开的“东方文学学科发展史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学者们普遍提及东方文学课程面临的问题和危机,这说明课程的建设其实也和学科的研究状况有直接联系,学者们普遍认为课程的改革会影响学科的发展,也可以预示学科发展的前景。这些年来东方文学学科开过不少学术研讨会,但以课程教学为主题的研讨会似乎并不多。笔者借此文呼吁学界多关心和关注东方文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以求推进这门课程在全国的普及。以上简单介绍了笔者在讲授东方文学相关课程时的一些尝试,希望能够得到不同学校的老师们的指点,并有更多的交流,以求齐心协力地推进这门课的改革,以期进一步促进东方文学学科的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