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研究动态

印地语新小说代表作《无后王》评析

 

 

(解放军外语学院亚非语系)

 

 

                               0. 引言

《无后王》是当代著名印地语作家——格莫勒希沃尔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也是印地语新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无后王》的发表标志着印地语“新小说运动”进入高潮期,《无后王》在主题内容与艺术特色两个方面都突破了普列姆昌德确立的印地语现实主义小说传统,具有鲜明的印地语新小说特点。

 

1. 独立后印度中产阶级的生存困境的写照

 

印地语新小说在主题内容上和独立前的现实主义印地语小说有很大不同。印度独立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因此新小说的创作主题不在囿于民族独立斗争、社会陋习、阶级压迫等这样一些内容,而是开始关注现代印度社会中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印地语新小说在人物方面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作品的主人公往往属于印度的中产阶级阶层,以致于有评论家称“新小说”为中产阶级文学。《无后王》就是这样一篇作品。

《无后王》是由印地语?????????????Rajanirvansiya)直译过来的,意思是“没有子嗣的国王”。小说的名字虽然是“无后王”,可小说的主线故事并不是讲述帝王的传奇生活,小说的主人公也不是帝王而是现代社会中一名普通中产阶级男性。小说的主题是表现独立后印度中产阶级孤独、苦闷、迷惘的生活状态。

《无后王》采用双线叙事的方法,讲述了一位小人物的悲剧。主线故事中的主人公杰格波迪是一家小律师事务所的低级文员。在一次亲戚的婚礼中,他勇斗歹徒负伤住院,因此失去了工作。失业使他的生活顿时陷入困境,妻子贞达的贤惠是他唯一的慰籍。可后来他怀疑自己的妻子贞达“红杏出墙”,苦闷中他服毒自尽。

《无后王》还有一个副线故事,这个故事穿插在主线故事中,讲述一位古代国王的传说。这位国王长期没有子嗣,被称为“无后王”。一天国王外出未归,王后和一位大臣外出寻找国王。后来王后怀孕了,国王怀疑孩子不是自己的,使王后十分痛苦,关键时刻天神显灵,证实王后是清白的,结果皆大欢喜。

《无后王》中杰格波迪的悲剧在独立后的印度社会中具有典型意义。他受过高等教育,是律师事务所的文员,属于印度中产阶级中下层。印度独立后的中产阶级,尤其是中下层,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都处于危机之中。《无后王》中杰格波迪的生活状态典型地反映出了印度中产阶级中下层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遇到的双重危机。

对印度的中产阶级来说,工薪是他们的主要收入,因而工作对他们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杰格波迪这样的中产阶级下层人士来说,没有了工作,没有了收入,就面临生存问题。杰格波迪失去工作后,患上了一种渴望工作的焦虑症,每次当他面对朋友沃金辛赫时,总有一种莫名的压抑感:

在那天之后,沃金辛赫三天两头就到家里来。杰格波迪常常陪着沃金辛赫到处蹓跶。每当和沃金辛赫在一起时,杰格波迪总感到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压抑。杰格波迪回顾自己的生活,想弄明白这种压抑感的来源,到底他也是个体面人……一个失业了的人……但请想想看,毕竟生存的问题还不至于那么严重,他还不至于饿死,也不至于衣不蔽体,而且他也不缺胳膊少腿……身体就是一副枷锁,想要的一切……得了!接着他又想,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幸福?也许是,也许不是。他是一个能够在痛苦中活下去的人,能够在贫困中活下去的人,如昆虫般顽强。那么……情欲?也许是,也许不是。他想起了贞达的胴体。那难道是钱……也许是,也许不是。他的钱够自己花。但他还是无法平息心理那股莫名的焦躁。那么……那么到底是什么?是什么东西盘踞在他的头脑里,如一个滴脓的疮口,需要救治?也许是工作!对,就是这个,一定是这个,这个能投入自己精力的东西,能让自己消沉的东西,能给自己成就感的东西。不管工作是顺心还是不顺心,稳定还是不稳定……他只想要个工作。他需要做点什么。这是他自然的需求,是第一个需求也是最后一个需求,因为他不是出生在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家庭,他的家庭是需要干活的家庭,工作就是他所需要的。他只想要个工作,工作![i]

工作对杰格波迪乃至印度的中产阶级青年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维持生存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途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求有五个层次。层次最低的是“生理需求”,第二层就是“安全需求”,想从危险之中保护自己。第三层是“社会需求”,也就是希望爱别人以及被别人爱、归属家庭或某一机构的需求。第四层是“尊敬需求”,也就是想受到别人尊敬的需求,包括成就被他人肯定并建立自己的威望。最后,也就是最高一层,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即充实自己、继续成长、自我创造。杰格波迪那种迫切的“需要做点什么”的渴望,实际上就是对自我实现的渴求。按照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这是人的需求的最高层次,可是杰格波迪这一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造成了他的精神危机。

实际上,不仅是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求杰格波迪得不到满足,而且其它四个层次的需求他都得不到满足。他家境并不富裕,仅能温饱,“生理需求”只是得到了最低限度的满足;去参加亲戚的婚礼又遇到强盗上门打劫而受伤,他的“安全需求”也无法得到保障;至于“社会需求”,和妻子之间的感情本来是他唯一的精神支柱,可后来他怀疑妻子不贞,最后的这根支柱也倒塌了;他婚后长期没孩子,受到亲友、邻里的奚落,“尊敬需求” 对他更是一种奢望。

按照马斯洛的理论,当人的五个层次的需求得到较好的满足时,人就是一个有健康人格的人、快乐的人。反之,当这些需求没有得到较好的满足时,人就会面临严重的心理危机,甚至患上严重的心理疾病。杰格波迪属于后者,他没有工作,夫妻关系十分冷淡,又受到邻居和亲友的耻笑。他在心理上始终处于一种危机的状态之中。在这种情形下,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十分脆弱,所以最后当他听到关于贞达通奸的传言后,精神彻底崩溃,终于走上绝路。

杰格波迪这种焦灼、压抑的心理状态在独立后的印度中产阶级中具有代表性。独立后,印度的中产阶级,尤其是中产阶级中下层的年轻人,他们面临就业、婚姻等各方面的压力,因而心理上往往处于非常压抑的状态。他们渴望自我价值的实现,可是连找个合适的工作都很困难;他们渴望自由的爱情、婚姻生活,可又不得不屈从于包办婚姻的传统;他们盼望民主、自由的价值观带给印度繁荣,可又不得不面对独立后印度政治腐败、经济停滞不前的现实。因此,杰格波迪的悲剧,不是他一个人的悲剧,而是独立后印度中产阶级所处生存困境的一种典型反映。

2.远去的薄伽梵

 

杰格波迪怀疑妻子不贞,这是他最后走上绝路的直接原因。丈夫怀疑妻子不贞这样的故事在印度历代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最典型的是《罗摩衍那》中,罗摩怀疑悉多失贞。《无后王》中的两个故事的主要矛盾都是关于妻子的贞操的问题。副线故事中,国王和王后的故事几乎是罗摩、悉多故事的翻版。罗摩和悉多的故事中,天神证明了悉多的清白。《无后王》中的副线故事里,国王和王后的误会最后也是由天神来消除。不同的是,杰格波迪对贞达失贞的怀疑却没有得到消除。作者似乎想告诉大家,现实生活和神话传说有着很大的区别。“当天晚上,杰格波迪抛开所有的事情,吞了大量的鸦片和油,死去了。因为,贞达没有神的帮助,杰格波迪也不是国王,他只是欠沃金辛赫钱的人。”[ii]

《无后王》的主线和副线故事,在结尾形成强烈的对比。副线故事中,由于天神的出现矛盾得到化解,皆大欢喜;而主线故事则以悲剧收场。作者这样安排有一定的目的。西方现代文学思潮的一个发生背景是“上帝死了”,即新的历史条件下,传统宗教道德和价值观体系的崩塌。独立后努力朝现代化方向前进的印度社会也面临类似的问题。《无后王》中描写的社会,是一个冷冰冰的毫无人情味的社会,主人公成天要为生存而焦虑,亲戚朋友都在背后说他的坏话,连他深爱的妻子和他的关系似乎也是若即若离,这种社会家庭环境中,他看不到一丝温暖的东西。

印度古代社会中,宗教的影响非常大。由于相信宗教、相信神,人们总是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由于这种原因,在印度古典文学作品中,浪漫主义作品居多。《无后王》的副线故事可以说是浪漫主义的,而主线故事是现实主义的,两个故事一喜一悲,作者似乎想通过这种对比告诉大家,宗教的力量和神的力量在现实生活中是多么无力。这种思想不仅在格莫勒希沃尔的《无后王》中流露出来,在其他新小说作家如莫亨·拉盖什等的作品中也被广泛地表现出来。新小说作家在发表类似“上帝死了”的宣言。当然他们并没公开宣布:“薄伽梵已死”,但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却能感受到“薄伽梵”纵然没“死”,也已经远去了。

“远去的薄伽梵”,标致着传统道德价值体系的逐渐崩塌。《无后王》开始的部分有一段极富戏剧性的情节:杰格波迪参加亲戚的婚礼,遇到强盗上门抢劫。大家赶紧把门关上,强盗们用力地砸门,众人都很惊恐。这时候杰格波迪挺身而出,号召大家抵抗,他大声喊道:“他们的鸟枪绝对斗不过我们手里浸过油的棒子,兄弟们!”[iii]他的这种勇气可以和史诗中的英雄人物媲美,可是这种英雄行为的结果则是他挨了枪子儿。后来,受伤的杰格波迪躺在医院里,连来看他的人都很少。史诗中的英雄,纵然战死也会得到欢呼和花环,而他只能孤独地躺在医院,面对他付不起药费的现实。这里我们看到了对现代社会无情的反讽,美德带给杰格波迪的是挫败和伤痛。这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自私、冷漠的“现代社会”的病态。

 

3.双线叙事与潜对话

 

《无后王》最大的艺术特色就在于使用了双线叙事的叙事方式,布什布巴尔·辛赫评论道:

这篇小说双线叙事的技巧十分成功,这种技巧得到了几乎所有新小说评论家的赞誉……双线叙事以及将民间传说融合到小说叙事之中,其他的新小说家也尝试过这样的写法;但只有格莫勒希沃尔创作出了使这种技巧获得了重要意义的小说,《无后王》就是这样一篇小说。[iv]

格莫勒希沃尔在“探索期”的小说《小巷之家》中也曾使用过双线叙事的手法,《小巷之家》是他使用双线叙事手法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和《小巷之家》相比,《无后王》虽然也使用双线叙事,但这两篇小说具体的叙事安排又有很大不同。《小巷之家》里面的两个故事,所占篇幅基本相同,而《无后王》中的两个故事有明显的主次之分,在篇幅上主线故事占80%左右,副线故事占20%左右,因而《无后王》的双线叙事,是一种主、副线叙事。

《小巷之家》中平行的两个故事,是一条巷子里两户人家的故事,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都是一样的。而《无后王》中的副线故事,是一个关于古代国王的民间传说。《无后王》的主、副线故事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了更大的跨度。因此,《无后王》的主副线叙事安排带给读者更多的新奇感,杰格波迪和无后王,尽管人物的身份差别很大,可他们的经历又是那么相似。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读者穿梭于传说和现实之间,获得了独特的审美体验。《无后王》的副线故事对主线故事是一种很好的衬托,《无后王》的主线故事是一个灰暗、压抑的故事,而副线故事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民间传说。主线故事和副线故事,一暗一明,一悲一喜,副线故事宛如穿插在一部黑白电影中的彩色镜头,大大加强了小说的表现力:

民间故事使主线故事产生了更加强烈的震撼力。仿佛两条并行的线条产生了共振与共鸣。主线故事和民间故事交织掩映,使主线故事的意蕴更加深刻,而民间故事也获得了新的生命力。从技巧上看,把发生在古代的民间故事带入现代的时代背景中,改变了“过去”对我们的意义,使小说获得了意义的多重性和多种阐释的可能性(???? ?????? ?? ?????????? ?? ???????),因而在一个特殊的事件中凸显了复杂的人性本质。[v]

格莫勒希沃尔在《无后王》中揭示杰格波迪复杂的内心世界时,大量使用了意识流的手法。意识流的艺术手法一般包括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潜对话等,其中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是使用较多的意识流手法,而潜对话则是一种较少使用并且较难驾驭的一种意识流手法。《无后王》灵活运用了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潜对话等多种意识流手法。关于潜对话,倪培根先生在《意识流问题与印度文学》一文中曾提到:“潜对话和综合艺术手段常被新小说派(包括印度新小说派)所采用。”[vi]《无后王》中对潜对话的运用在印地语文学中是一种创新。所谓潜对话,“它不是着重表现个体人的自由的意识活动,而是着重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不见于话语的一种隐秘关系,一种微妙的相互作用、相互感应、相互交流的关系,而且,这种相互交流还不是未发而为声的某种微妙的‘内心对话’,它比‘内心对话’更为深藏、隐蔽,在这里,人物在对方的作用下,既不是产生了某种表态,甚至也还没有来得及形成某种思想、某种意识,而是只有了思想意识形成之前的某种微妙的原始反应,这些反应多少带有本能的性质,而这种反应又引起对方类似的反应,于是就形成了互相之间深层意识下的一种特定的‘潜对话’,一种接近本能反应的相互作用。”[vii]我们不妨再看一下《无后王》中对杰格波迪的那段心理活动的描写:

在那天之后,沃金辛赫三天两头就到家里来。杰格波迪常常陪着沃金辛赫到处溜达。每当和沃金辛赫在一起时,杰格波迪总感到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压抑。杰格波迪回顾自己的生活,想弄明白这种压抑感的来源,到底他也是个体面人……个失业了的人……但请想想看,毕竟生存的问题还不至于那么严重,他还不至于饿死,也不至于衣不蔽体,而且他也不缺胳膊少腿……身体就是一副枷锁,想要的一切……得了![viii]

这是一段典型的意识流描写,本来这是杰格波迪自我剖析心理状态的一段内心独白,可是斜体部分的两句话,突兀地出现,是杰格波迪潜意识里对自己的“心理剖析”的一种本能的反驳。这两句话是杰格波迪受理性控制的意识之外的反应,是一种典型的潜对话的表现手法。

“潜对话”是法国新小说派小说惯用的手法之一,从《无后王》中“潜对话”手法的使用我们可以看出当代西方小说对印地语小说的影响。印地语新小说作家很少谈西方小说对自己创作的影响,但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却能看到这种影响的种种痕迹。

 

4. 结语

 

“求新”、“求变”是印地语新小说家们的共同追求,在格莫勒希沃尔的《无后王》中印地语新小说的这一特点体现得尤为明显,《无后王》在主题内容和艺术手法两个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并且这种创新取得了成功。作为格莫勒希沃尔短篇小说的代表作,《无后王》在“求新”、“求变”的同时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在印地语新小说运动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简要评析了这篇小说的创作特点,希望有益于国内的印地语文学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格莫勒希沃尔:《我喜爱的短篇小说》,拉杰巴尔出版社,1974年版。

2[]布什布巴尔·辛赫:《格莫勒希沃尔的短篇小说》,D.麦格米兰出版社,1979年版。

3[]纳摩沃尔?辛赫:《小说与新小说》,洛格帕罗提出版社,1999年版。

4.倪培根:《意识流》,柳鸣九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5.柳鸣九:《意识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6[]格莫勒希沃尔:《短篇小说全集》,拉杰巴尔出版社,2003年版。

7[]马斯洛:《动机与人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i] 【印】格莫勒希沃尔:《我喜爱的短篇小说》,拉杰巴尔出版社,1974年版,第24页。

[ii] 【印】格莫勒希沃尔:《我喜爱的短篇小说》,拉杰巴尔出版社,1974年版,第36页。

[iii] 【印】格莫勒希沃尔:《我喜爱的短篇小说》,拉杰巴尔出版社,1974年版,第13页。

[iv] 【印】布什布巴尔·辛赫:《格莫勒希沃尔的短篇小说》,D.麦格米兰出版社,1979年版,第27页。

[v] 【印】纳摩沃尔?辛赫:《小说与新小说》,洛格帕罗提出版社,1999年版,第29页。

[vi] 倪培根:《意识流》,柳鸣九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13页。

[vii] 柳鸣九:《意识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页。

[viii] 【印】格莫勒希沃尔:《我喜爱的短篇小说》,拉杰巴尔出版社,1974年版,第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