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研究动态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南亚研究一瞥

刘曙雄

(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今年年初,我有机会去了一趟旧金山。当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南亚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South Asia Studies, 简称 CSCA )即将举行第20届南亚研究学术年会,由于临近开会才得到信息,所以就只能以一名旁听者的身份去参加了。尽管如此,还是受到会议组织者的热情接待。会期两天,安排紧凑,虽是旁听,仍颇有一番感受。

美国比较重视南亚问题研究,在一些大学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都设有南亚研究中心,每年都举办南亚研究的学术年会。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本次年会于2005211-12日在校内International House举行。

研讨会分八个时段,每个时段一个半小时,发言按相同或相近的专题组合,一个时段安排三、四个发言,每个时段安排两个小组同时发言和讨论。与会注册代表66人,主要来自美国的大学,也有少量代表来自南亚国家和其他地区。还有不少的旁听者,大都是学生和社区的居民。

研讨会给我们留下的突出印象是一个“新” 字。这个“新”具有“新颖”和“创新”的双重含义:研究题目的新颖和研究领域的开拓。我们今天常常提到“创新”,要求学生的学位论文要有新观点、新思想,希望培养创新型的人才,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人文社科研究者又常常苦于难以创新,或许我们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这届南亚研究学术研讨会上能得到某些启示。

会议提交的论文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历史、文化、语言、文学、宗教、哲学、人类学、政治学和科学技术等专题。这些专题看上去只是些传统的研究领域,如“关于印度宗教文学典籍研究”,与我们通常进行的研究似乎没有多大的区别。然而,大量的论文注重在传统的研究领域所进行的研究工作对现代的影响,这样就将新的活力注入了传统研究课题。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南亚研究中心主任、人类学系主任J. Mark Kenoyer教授为研讨会作主题讲演,他演讲的题目是“南亚考古学及其现代实用性”(Archaeology of South Asia and its Modern Relevance)。演讲者运用现代批评理论和人类对上古时期的主要考古发现,对南亚人类的起源、印度河流域文明的源头和历史变迁、印度-雅利安人入侵的模式以及印度河文明、吠陀文明和早期历史文明之间的联接等问题作出新的解释,并且强调应在南亚历史文化当前的教学中密切联系这些新的研究成果。哈利是印度穆斯林启蒙运动中的一位乌尔都语诗人,他的《六行诗——伊斯兰的兴衰》是南亚乌尔都语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来自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Abhishek Kaiker的论文以“哈利六行诗中的知识、传统和现代性”为题,着重揭示哈利为唤醒印度穆斯林民众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其对南亚现代历史进程的影响。

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是研讨会的第二个特点。印度的电影业素来很发达,然而过去对电影的研究尚未得到研究者的重视。本次会议安排了一个关于电影的专题,提交的论文有诸如“透视他民族:印度电影和文学中的空间、地域和性别”,“孟买电影和跨国家庭产品”等,有的论文还具体地评述一部电影或从一部电影中的人物讨论电影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研讨会组织者发给代表的学术资料中有一份《南亚电影指南》,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南亚研究中心编辑。《南亚电影指南》详细记录了该校收藏的从50年代以来南亚国家发行的500多部电影(这也只是很少一部分)。这些电影涉及的语种有孟加拉语、英语、法语、古吉拉特语、印地语、马拉雅兰语、马拉提语、尼泊尔语、旁遮普语、乌尔都语、僧伽罗语、泰米尔语和泰卢固语等,对南亚电影研究的重视可见一斑。

对文化的关注是研讨会的第三个特点。从美国学者亨廷顿提出以文明之间的冲突作为考察国际政治的思维架构,由此形成较有影响的文明冲突论以后,学术界对文化研究在持续的热潮中似乎找到了一种新的价值。本次研讨会上发表的论文有“现代南亚宗教和政治文化”和“叙述的悲剧:巴基斯坦的苏非政治”等直接讨论政治关系的,而大量的是从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文化关系上讨论政治关系,如:“关于殖民地时期印度文化认同问题”、“北印度殖民地时期宗教论争的策略”、“想象的信德:信德民族的东方主义、民族主义和后民族主义建构”、“我们从此拥有一个新的国家和新的人民:印度殖民地史和英国民族利益”、“印度:雅利安种族的古代印度教文明,19世纪印度的法国历史记录”、“现代泰米尔纳德邦的政治和语言文化的转变”、“性暴力:后殖民报告中的记录”、“重新想象的民族:印度古吉拉特的妇女组织” 等,也有从历史文化的比较中探讨政治的论文,如“政治理论的INs and OUTs:泰米尔人和希腊人比较溯源”。

我曾在10年前参加过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南亚研究中心举办的第29届南亚研究学术年会,相比之下,这一届伯克利南亚学术年会的研究题目充分地显示了研究的细化趋向。研讨会上有四篇论文与讨论印度的农业有关:“从农耕的角度看南印度的土邦王国”、“英国干预海得拉巴土邦:农业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迈索尔种植业及其社会经济作用”和“Expansion of Wet Agriculture and the Rise of Vokkaligas(印度吠舍种姓中的一个副种姓,类似于一个民族)in the Princely State of Mysore”。 研究题目的细化意味着研究内容的深化。首先,从南亚研究的角度看,讨论印度的农业显示了研究工作越来越走向深入的趋势。其次,在讨论印度农业问题时,学者们选择的题目非常细小。这不仅证实了“小题目和大文章”这一研究传统的辨证关系,更重要的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创新性研究的思维方式。当我们苦于寻找创新性研究的“门路”时,其实保持好优良的学术传统就保持了创新的基础,惟有在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突破和创新。再则,高科技时代追求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无形中带给了人们一种追求事物细化的新的思维模式,这次会议显示的研究题目的细化趋向印证了人文社科研究与科学技术研究趋同的客观规律。我曾在一次关于古代语言教学的专题研讨会上提出过,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应该是高层次的,而且应该是深层次的。所谓深层次,就是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深入细致地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参加了这次南亚研究学术年会后,我一方面愈加感到“细小”的可贵,另一方面也感叹研讨会的这一鲜明特点。

会议的第五个特点,也是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点,就是关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讨论。一个人文社科类的学术研讨会开辟了一个讨论计算机技术应用方面的专题,本身就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当我们悉心地阅读会议的论文时,我们能更加清晰地看到美国的南亚研究真正体现了跨学科研究的特色,伯克利分校的南亚研究中心真正成为了一个跨学科研究的机构。 如果说“印度专家和科学技术史”和“印度电子业服务于人的发展的趋势” 一类的论文还未完全体现这一特色的话,那么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系两位教授发表的论文“Akshaya(政府为穷困学生而设计的一项基本保障):印度第一个电子文化区基础设施”和“将设备带给大众:巴西大众化电脑和印度便携式电脑的比较研究”以及麻省理工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项目Richa Kumar先生的论文:“处于竞争中的商人和农民:印度的电子集市”便可以毫无争议地证明了这一特色。电子集市e-Choupal是印度科学家创造的一个词语,指通过一个电子贸易平台为农产品创造一个乡村市场,choupal在印地语里是印度乡村聚会场所的意思。印度的电子业发展速度惊人,而将这一技术推广运用到广大的印度乡村更是一个奇迹。印度的农村正迎接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和酝酿着一场深刻的从政府管理到经营和耕作的技术革命。美国的科学家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美国的人文学者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这样才引来了在南亚研究的学术会议上科学家和人文学者的对话和讨论。这充分体现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南亚研究中心对大学功能的理解和大学对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的理解。它使我们看到,美国的南亚问题学者不是坐而论道,海阔天空,而是把握了影响南亚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他们研究的最终效果将服务于本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南亚研究中心是一个综合性的学术机构,担负组织教学、举办学术讲座、资助研究南亚的学者和学生的学术活动、鼓励有关南亚问题的跨学科研究、接待外校和外国的南亚问题专家的访问和学术交流、制定研究项目、编辑和组织出版语言教材和南亚问题的研究成果以及支持与南亚研究有关的文化和社区活动。有关南亚的教学活动从1906年教授梵文开始,现有印地语、乌尔都语、孟加拉语、泰米尔语、旁遮普语、尼泊尔语和梵文。中心收藏有历史学、政治学、艺术史、经济学、文化人类学、宗教学、社会学、音乐和人种音乐学和地理学等领域的大量图书和音像资料。这里的学术活动十分活跃,2005年一月至四月的学术活动包括:由新闻学院主办的“巴基斯坦安全研讨会”(128日),与南亚和东南亚系联合举办的有关孟买一贫民窟实地调查的讲座(24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第20届南亚研究学术年会(211-12日),《印度教徒报》农业问题编辑P.Sainath讲座:“大众媒体与大众现实”(222日),与机构和管理中心合办的以“处在十字路口的尼泊尔”为主题的研讨会(312日),讲座:锡克教和苏非主义的比较研究(420-21日)和泰米尔文学研讨会(430日)。此外,按照惯例每月的第一个星期四有一次研究生学习报告会。

这个中心不招收本科学生,本科生主要在南亚和东南亚系注册,从事南亚语言、文学、宗教和哲学的专业学习,而以侧重南亚研究的跨学科教育则在人类学、艺术史、经济学、环境科学、政策和管理学、地理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系或学院注册。学校开设的有关南亚研究的课程很多,以2003年秋季学期为例,开设的南亚课程可以分为三类。语言类课程有7门:初、中级印地语,现代印地语阅读,初、中级梵文,初级泰米尔语,中级旁遮普语;文学类课程有5门:印地语文学、梵文文学阅读,乌尔都语诗歌,泰米尔诗歌和文学,泰米尔文学研究;文化类课程有8门:中世纪和近代印度,南亚和东南亚艺术中的和平与战争,印度早期宗教,印度教神秘主义,印度艺术研究,印度表演艺术理论,南亚研究,南亚和东南亚研究方法论。该中心在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国设有研究所,用以安排美国公民或拥有在美永久居留权的学生和学者学习南亚语言和提高语言水平并为研究工作开展田野调查。如在巴基斯坦拉合尔设有“伯克利乌尔都语项目”( The Berkeley Urdu Language Program in Pakistan)。由于近年来该地区局势紧张的原因,从2005年起,这一项目改为由美国印度研究所(The American Institute for Indian Studies)负责在印度勒克瑙实施,勒克瑙也是乌尔都语中心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