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研究动态

“小何”的书——何莫邪《丰子恺》中译本序

 

王邦维

(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我是一个在艺术上感觉十分迟钝的人,对于画,见得不多,理解的水平大致没有超出过看其“像”还是“不像”。以这样的水平,大概基本上就没看懂过什么画——不管是玄妙高深的现代或后现代的画,还是传统中国的古画——欣赏当然更说不上。但这中间也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漫画。因为在我看来,漫画的构图简单,画家寥寥几笔,便描绘出一个或一组形相,画的意思大多似乎也不难理解。像我这样图省事的人,见到漫画,也就往往多看几眼,自以为多少能够明白一些画家的意思。丰子恺的画,就属于我觉得可以理解,同时还喜欢的一类。

我最早见到丰子恺的画,是四十年前,那时刚进初中,丰子恺的画给我的印象,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亲切感。此外,我那时比较喜欢读古诗词,丰子恺的画,有一些以古诗词为题,诗与画巧妙地配合在一块,别有一种意境,既增加了我对画的理解,也加深了对诗词的感受。加上再后来有机会读到丰子恺的一些文章,对丰子恺的画和人,了解得更多一些,对他的画也包括文章有了更多的好感。这样的印象和感觉,成为我喜欢丰子恺画的最主要的原因。中国大陆五六十年代的漫画,大多带有很强的政治宣传色彩,虚张声势的多,与人为善的少,贯彻领导意图的多,出自作者本心的少,现在看来,能让人称道的实在寥寥。与此相比,丰子恺的画却很不一样。其中的道理,想想其实也简单:我们见到的丰子恺的作品,绝大部分创作在此之前。那时的画家,还能想画什么画什么,不用服从什么“中心任务”。他的作品,大抵都是他率真性格的表达。丰子恺的画是漫画,但在漫画中确实很不一般。

对丰子恺的画,早已经有许多评论。有人讲,丰子恺的画,有童趣,有诗情,有禅意。这当然说得很有道理。有人讲,丰子恺的画中,有一种菩萨心肠。这也说得对。丰子恺的思想,受到佛教的影响,因此这是很自然的事。他的画,尤其是其中的“护生”系列,最能直接表现出这一点。这些我都同意,也不用我在这里再多谈。我只是想说,我喜欢和欣赏丰子恺的画,最大的原因,是我觉得,他的画中有一种对人和生命的最深切的关怀。他的画和文,从题目、内容到精神,都是从这一点生发出来。我相信,由于这样的原因,与我有同感,喜欢丰子恺画和文章的人,在中国一定还有不少。而且这不仅限于中国,在中国之外,也有喜欢丰子恺和丰子恺的画的人。我知道的,早些时候有日本的吉川幸次郎,现在则有这本书的作者何莫邪(ChristophHarb smeier)先生。

何莫邪先生出生在德国的哥廷根,目前任教于挪威奥斯陆大学,是奥斯陆大学东方学系的教授,又是挪威皇家科学院的院士。我们是朋友。我们最初认识,他送给我的第一部书,就是他的这本研究丰子恺的著作。书写成于1979年,1984年在挪威出版。记得我当时见到这部书时,实在是有些惊喜:在离中国这么远的地方,居然有这么一位喜欢、欣赏、研究丰子恺,而且写成了这样一部专著的学者。他送我书的时候,我正好在奥斯陆,当时的感觉,真可说是异国逢知己。

何莫邪先生热爱中国语言和文化,他研究的范围其实很广。有名的由英国学者李约瑟主编的剑桥出版的大部头多卷本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的《语言学与逻辑学》卷就是他独力写成。他在中国,有许多朋友,又是中国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在中国的朋友面前,他常常谦称自己为“小何”。朋友中有时也这样叫他。“小何”的这本书,我已经读过。“小何”对丰子恺的了解,比我多得多。书中的见解,更比我高明不知几何。“小何”的书,现在要在中国出版中文的译本。中译本还补充增添了不少原来的英文版中没有收入的丰子恺的画,同时“小何”自己又加了一些新写的话,使内容显得更加充实。出版之前,“小何”要我为他的书的中译本也写几句话,我十分高兴,于是爰记数语如上。但我说的话,实在并不重要。真正值得读的,是“小何”的书本身。

 

 

                                                     2004116日于北京大学燕北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