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研究动态

印度比较文学发展概况

 

                         尹锡南(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

 

印度比较文学研究源远流长,至少可以追溯到12001300年前梵语诗学家檀丁和伐摩那的风格论那里。在这个有着比较文学古代萌芽的国度,近代世界目睹了奥罗宾多和泰戈尔两位文化巨匠卓越的比较文学实践。1956年,贾达瓦普尔大学比较文学系的诞生预示印度比较文学的春天悄悄来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印度比较文学进入全新发展时期,开始体制化、规范化,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互动进行得有条不紊,加上印度学者的英语优势,再加上海外印度学者如加亚特里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等人的独特声音,他们在当今国际比较文学界的声音不可忽视。可以说,印度是目前比较文学研究最活跃的国家之一。印度声音在世界比较文学界正变得越来越重要。独具特色的比较印度文学研究和抗衡西方话语建立文化自信的梵语批评是印度奉献给世界比较文学界的两朵奇葩,它们带给中国学者的文化信息非常丰富。笔者根据在印留学期间的访学和研究,在此就印度比较文学发展作一简介。

 

一、独立前的印度比较文学实践

 

认真检视印度古典梵语诗学理论,我们发现,其中早就存在一种萌芽状态的比较意识,它存活在风格论中。公元七世纪下半叶,梵语诗学家檀丁在其诗学名著《诗镜》中说:语言的风格(marga)多种多样,其间差别非常微妙。因此,这里我就维达巴和高达两种风格作一描述,因其存在明显差异。[1]维达巴和高达分别是古代印度南方和东方的地名。他所谓的风格指诗的语言风格。大体上,维达巴风格清晰、柔和、优美,高达风格则繁缛、热烈、富丽。八世纪下半叶的梵语诗学家伐摩那接过檀丁的理论旗帜,将风格论发展为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他在其诗学代表作《诗庄严论》中不仅将风格扩大为维达巴、高达和班遮罗(古代印度北方地名)三种风格,还将风格一词固定为后来诗学家公认并通用的“Riti[2]九世纪的楼陀罗托在《诗庄严论》则将风格分为维达巴、高达、班遮罗、罗德四种。后来的梵语诗学家承认风格这一诗学范畴,并以不同方式论述之、完善之。

    考虑到古代印度分多合少、邦国林立的历史语境,梵语诗学家的风格论实际上就是处于萌芽状态的比较文学(诗学)实践。除了恭多迦以外,大多数风格论者都是坚持按地区、重语言的原则进行诗学比较的。这在当代独具特色的比较印度文学研究者那里得到了穿越千年的现实回音。

       近代以来,印度文明在与西方不断碰撞接触的过程中,不但催生了印度民族主义和身份认同意识,还促使一部分得风气之先的文化精英在东西文化大框架下进行自觉的文化比较,比较文学意识也就随之产生。在此过程中,室利·奥罗宾多与泰戈尔可谓二马当先、风光占尽。

奥罗宾多是一位诗人、文学评论家、宗教哲学思想家和著名的民族独立运动战士。他出生于1872年。18791893年在英国接受完整的西方教育。接下来,他回到印度,虔诚地转向印度传统文化。他一生著述丰富,主要作品包括《印度文化探源》、《未来诗歌》等。

    奥罗宾多的比较文学意识和实践建立在他那广袤的东西文化视野基础上。首先,他将目光集中在本土与西方文学的比较上。以梵语戏剧家、诗人迦犁陀娑为例。奥罗宾多认为:迦犁陀娑与弥尔顿、维吉尔一道并列为最优秀的诗人艺术家,且其精神气质比之弥尔顿更为微妙细腻,比之维吉尔,其传达心声更为强劲有力。 [3]迦犁陀娑的戏剧《沙恭达罗》代表了印度戏剧的最高成就。这是所有文学中最完美和迷人的浪漫剧。它有情味和细致的精神分析。它的对话和动作靠细致入微的暗示取胜,这与欧洲戏剧形成强烈反差。[4]在他看来,梵语戏剧形式优美,但由于没有处理重大的生活题材,尚未上升到古希腊戏剧或莎士比亚戏剧的高度。在《未来诗歌》一书中,奥罗宾多多次将中国、日本、古希腊、波斯与英国文学进行比较论述。他论述了自己的未来诗歌future poetry)理论。他说,这种未来诗歌将融合东西文化精华,并可能首先在东方国家诞生。[5]

    印度学者认为,奥罗宾多的诗学观念是东方与西方诗歌理论的综合产物。[6] 1907年,奥罗宾多在一篇文章中用Rasa(味)、Bhoga(喜悦)和Anand(欢乐)等梵语诗学观念来描述诗学愉悦的本质。具有现实意义的是,他自觉地运用印度古典诗学理论来评价西方文学作品,进行一种与当代中国学者提倡的汉语批评相彷的梵语批评。按照他的标准,英语诗歌算不上真正理想的诗歌。他用来评价英语诗歌的标准带有明显的印度特色。

泰戈尔对比较文学理论的探索及其比较文学实践有目共睹。至今,他对印度比较文学界的影响还清晰可见。印度比较文学学会1992年公布的研究目标之三便是以他的世界文学(Viswa Sahitya)理念为主要参照系。20053月出版的第七届印度比较文学会议纪念文集《互动》,将1906年泰戈尔发表关于比较文学的演讲列为印度比较文学发展史重大事件的第一项,将奥罗宾多1920年发表系列论文《印度文学》列为第三项。

泰戈尔生于1861年,卒于1941年。1906年,泰戈尔在加尔各答全国教育委员会上发表比较文学演讲标志印度比较文学正式发端。在此前后,泰戈尔有许多涉及比较文学的论文问世。与同时代的奥罗宾多相比,泰戈尔的比较文学研究涉及范围更广,诸如影响研究、接受美学、跨学科研究、主题学、平行研究、总体文学、双向阐释等。

1902年,泰戈尔写成论文《沙恭达罗》,对莎士比亚的戏剧《暴风雨》和印度古典梵语戏剧《沙恭达罗》作了一番平行研究。他认为,莎士比亚戏剧缺乏印度古典戏剧的平静从容。1904年,泰戈尔发表《罗摩衍那》一文,对印度两大史诗和古希腊荷马史诗进行平行研究。印度与西方、乃至东方其他国家自古以来的历史交往成为泰戈尔进行影响研究的沃土。在1911年创作的《生活的回忆》中,泰戈尔以《英国文学》一文分析了英国作家对印度的影响。他还以类似接受美学的方法,分析了印度对英国文学选择接受的心理原因和社会文化背景。1927年,泰戈尔访问了历史文化与印度紧密相联的爪哇和巴厘岛。他对印度文学文化在此间的传播和变形进行过深入思考,这些都记录在他的《爪哇日记》中。他重点考察了印度两大史诗对于当地文学文化的深刻影响。1904年,泰戈尔在《古代文学》一文中,通过对《罗摩衍那》的主题比较研究,涉及了主题学范畴。他在《爪哇日记》中,通过对巴厘岛艺术家用舞蹈改编印度往世书的记叙,将诗歌阐释与舞蹈艺术相联系,这是典型的跨学科实践。

1907年,泰戈尔在《世界文学》一文中说:我们的目标是,去掉那些无知和狭隘,从世界文学中观察世界的人。我们要在每一作家的作品里看到整体,要在这种整体里看到整个人类为表现自己所做的努力。[7]在此文中,他正式引进了比较文学一词,并将其涵义用梵语阐释之:Viswa SahityaViswa(世界)加上Sahitya(文学)构成泰戈尔关于比较文学的印度式定义即世界文学。对于西方术语的印度阐释,是泰戈尔对世界比较文学理论的一大补充

最初见于《犁俱吠陀》的Rasa被婆罗多戏剧学论著《舞论》所吸收而发展成为系统味论。关于味的产生,婆罗多认为:情由、情态和不定情之结合而产生味。[8]泰戈尔将味论运用到对英国文学的评价上。他评价莎士比亚时说,莎翁塑造福斯塔夫形象时,在想像的情味里加工创作。他认为酷爱文学的印度人能从荷马史诗中汲取情味。他还说,印度古典梵语诗学只涉及到九种味,实际上,在许多另外未确定的味中,还可以增加一个历史味(Itihasa rasa),它是史诗的生命。史诗是包含英勇味(Vira rasa)和历史味的结晶体。在此,他用印度味论重新阐释了西方的史诗概念。在双向阐释过程中,泰戈尔还发现,与中国诗歌相比,英国现代诗歌缺乏质朴自然。莎剧中存在人与自然的紧张对立而非和谐协调。弥尔顿的《失乐园》中,人与自然万物并未形成真正的紧密关系,人是自然的君主。

由上叙述来看,1947年独立以前,印度比较文学领域便已拥有两位学贯印西的大师级学者的范例操作。泰戈尔与奥罗宾多两人可以共同视为印度比较文学的先驱人物。以往一些学者认为只有泰戈尔才是印度比较文学的先驱者,这是对奥罗宾多的比较文学实践了解不够造成的。严格地说,泰戈尔的比较文学研究与实践要比奥罗宾多系统和丰富得多,且其鼓吹呼吁在印度进行比较文学研究更为得力,其印度比较文学奠基人的地位不可置疑。

 

二、独立后至今的印度比较文学发展

 

1947815日,印度宣告独立。从此,印度比较文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49年,位于泰戈尔诞生地加尔各答的加尔各答大学聘请了R. 哈克勒主讲比较文学。1956年,与加尔各答大学同处一城的贾达瓦普尔大学设立了比较文学系。B. 波斯成为第一任系主任。比较文学正式成为印度大学里的一门独立课程。贾达瓦普尔大学比较文学系由提尔亚德教授主讲比较文学,还聘请了两位美国的比较文学教授。该系19581959年共招生25人,其中13名女生,5位硕士生。该系教学大纲规定,本科生三年内必须精通梵语和法语或德语或孟加拉语,并学习印度与西方文学史。硕士生还需进行专题研究并撰写相关论文,同时攻读美学和研究各国文学之间的影响关系。1961年,《贾达瓦普尔比较文学》杂志(Jadavpur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创刊,到2005年为止,共出版年刊42期。该杂志主要涉及比较文学研究方面的学术问题,同时也介绍欧美等地比较文学发展的近况。该比较文学系还定期举办比较文学专题讲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该比较文学系的设立不是一帆风顺的事情。S. K. 达斯先生曾回忆道,当比较文学系首次在印度落地生根时,许多人皱起眉头,更多的人则质疑它的学术地位合法性。[9]但无论如何,贾达瓦普尔大学比较文学系的设立是印度比较文学发展史上的一桩盛事。(2005年8月19日,笔者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访问该系的学者,同该系退休教授、前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阿米亚德夫先生、现任系主任I·钱德教授和该系教师S. C. 达斯古普塔女士进行了学术对话。据了解,2005年该系招收45人攻读学士学位,60人攻读硕士学位,25人攻读博士学位。该系目前有12位教师,其中女教师5人。该系主要教学以下课程,如印度文学、欧洲文学、梵语诗学、民间文学、佛教及耆那教文学,还有关于不同国家文学如孟加拉文学、加拿大文学等的“区域研究”。)

进入七十年代,印度比较文学研究稳步发展。1974年,印度大学基金委员会(UGC)接受R. K. 古普塔的建议,同意在德里大学现代语言系设立比较文学文学硕士(M. Lit.)课程,后又变更为级别稍高的哲学硕士(M.Phil.)课程。1976年,纳根德拉教授在德里大学组织了比较印度文学学术讨论会,次年出版会议论文集。1977年,德里大学沙拉万学院英语系组织了一次比较文学专题讨论会。这是印度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全国性学术讨论会,与会者初步酝酿成立印度比较文学学会。1979年,印度南方的马德拉斯成立了比较文学研究院,该院于次年出版了系列讲座文集《比较文学》。

1980德里大学成立了比较印度文学学会Comparative Indian Literature Association),N. 罗易教授致开幕词。独具特色的比较印度文学开始形成机制化的运转。该学会于1984年举办了首次全国性会议。风格殊异的比较印度文学即印度各地方语言文学之比较研究开始展示强劲实力。1983年,印度全国比较文学学会(Indian National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ssociation)正式诞生,同年在贾达瓦普尔大学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学术会议。至此,两个比较文学学会并行不悖地在同一个国家内部开展研究。这在世界比较文学发展史上是一个奇观。1984年,印度南方喀拉那邦的特里万德鲁成立了比较文学学会。1985年,南方安德拉邦的马杜拉成立达罗毗荼比较文学协会。1987年,印度北方希姆拉的印度高级研究学院组织召开了为期一周的国际比较文学讨论会。中国学者乐黛云先生向大会提交论文《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两年后出版会议论文集《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1988年,比较印度文学学会与印度全国比较文学学会携手成立印度比较文学学会(Comparative Literature Association of India,简称CLAI),学会诞生地是海德拉巴。这一历史性事件宣告印度比较文学已走过乍暖还寒的春季和阴晴不定的夏季,来到属于收获的秋季。

值得注意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里,印度比较文学界进行了大量的学科理论探讨,出版了一批相关专著,如前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阿米亚·德夫的《印度比较文学观念》(1984)N·D·森的《比较文学论文选》(1985)、S·马宗达的《印度视野中的比较文学》(1987)等。一些学者如阿米亚·德夫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比较文学印度学派”的口号,以与比较文学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相抗衡:“25年前,艾金伯勒为辩驳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文学性时说过:‘比较不是理由’。或许在比较文学印度学派即将诞生之际,我们应该提出一个口号:‘比较正是理由’。因为,我们的主张是,在一个多语种国家,特别是在一个既为多语种又属第三世界的国家,文学研究必然是以比较方式而展开。”[10]印度学者关于比较文学的探讨,某种程度上为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比较文学印度学派打下了理论基础。

进入1990年代以后,印度比较文学发展的一个新动向是开始组织规律性的全国集会,将比较文学研究进一步体制化,从而更快更好地与国际接轨。1990年,印度比较文学学会在喀拉那邦的圣雄甘地大学举行了两个学会合并以来的第一次全国学术会议。次年,按照1860年印度学会注册法案,印度比较文学学会被正式注册为全印学术团体,其地位以法律形式承认之。1993年,印度比较文学学会在德里大学举办了第二次全国学术会议。同年,古吉拉特邦苏拉特市的南古吉拉特大学成立了印度历史上迄今为止第二个比较文学系。该系有三名教员,系主任是阿斯文德赛教授。据笔者2005年7月对该系的访问了解,它与贾达瓦普尔大学比较文学系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主要是进行比较印度文学研究,其研究生毕业论文也多与此相关。该系只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1994年,喀拉那大学成立比较文学研究中心。1996年,在安德拉邦海德拉巴的泰卢固大学举行了第三次全国比较文学会议。此后,印度比较文学会议开始固定为两年召开一次。1999年、2001年、2003年、2005年分并在德里大学艺术与商业学院、喀拉那大学、迈索尔印度语言中央研究学院和南古吉拉特大学比较文学系举办第四、五、六、七届印度比较文学会议。几乎每届都有国外学者参加,反映了印度比较文学研究的开放性,也体现了世界学术界对于印度比较文学研究的高度重视。总的说来,九十年代以来的印度比较文学发展势头良好,呈现出兴旺景象。据了解,印度现在已有十多个比较文学研究中心,除贾达瓦普尔大学和南古吉拉特大学设立单独的比较文学系外,还有相当一些大学将比较文学与英语系等挂钩,培养比较文学专业的人才,或进行比较文学研究。

下面分别就近年来举行的第六届和第七届印度比较文学会议作一简介。2003年在迈索尔举行的第六届印度比较文学会议实际上也是一场国际比较文学会议,与会者中有欧阳桢和来自西方的D. 菲格拉和A. 洛佩茨等人。会议主题是:Linguistics Hegemony and Identity(语言霸权与身份认同),子议题分别是霸权与解殖、霸权与翻译、英语霸权与印度语言、文化身份与语言、诗学传统与区域身份、全球化、移民、属下文学与精英文学、政治与阐释学、风格与性别等等。20053月在南古吉拉特大学举行的第七届印度比较文学会议,有一位来自法国的女学者参加,与会者总计一百七十人左右。该次会议主题是:Poetics of the margins: Reinventing Comparative Literature(边缘诗学:重构比较文学)。子议题分别是:文化身份与文学,全球化与特殊性,杂糅文学:移居与流亡,流散文学,殖民与后殖民范式,中心与边缘质疑,女性写作与属下研究,翻译,部落文学:霸权的威胁,古吉拉特文化身份,古吉拉特部落文学等等。从这两届会议来看,除了保持传统的印度内部文学比较研究外,印度比较文学研究关注的焦点乃是紧跟世界比较文学潮流。

由于英语的优势,印度学者融入世界比较文学圈子是非常轻松的事情。近年来,热衷比较文学研究的印度学者积极参与国际对话。例如,20048月,第十七届国际比较文学会议在香港举行,印度比较文学学会派出9人代表团参加,其中有德里大学的C. 莫汉(此次会议上被选为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南古吉拉特大学比较文学系主任A. 德赛、贾达瓦普尔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S. C. 达斯古普塔博士等人。

 

三、独具特色的比较印度文学简介

 

印度号称人种学博物馆语言博物馆宗教博物馆。单就语言而论,其地位重要且拥有自己文学的至少在20种以上。在这种语言背景上,印度学者认为,印度文学既是单数,也是复数。如S. K. 达斯便以Indian literaturesIndian literature两个并列术语来指称印度文学[11]作为比较文学印度学派特征之一的比较印度文学Comparative Indian literature)正是在这种单数与复数印度文学并存的基础上产生的。

所谓比较印度文学,是指印度内部各区域性文学如印地语文学、孟加拉语文学、泰米尔语文学、古吉拉特语文学等之间的比较研究。从时间上来看,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属于比较印度文学学科合法化时期。1974年,印度大学基金委员会批准R. K. 达斯古普塔的建议,在德里大学现代语言系开设比较印度文学文学硕士课程,后升级而为哲学硕士课程。1976年,纳根德拉教授在德里大学组织了一场比较印度文学学术讨论会,次年出版论文集。1980年,比较印度文学学会在德里大学宣告成立,它于1984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学术会议。